欢迎您访问河北石环环保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3315147745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污水处理中调节池的设备设计参数选型思路

来源:沃斯特2022-08-06 13:59:34

 调节池应用于原水排放水量、水质波动大的情况,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有相对稳定的水质水量条件,一般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小规模城镇污水处理厂。

  调节池在整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位置需要根据原水的水质特点和主体工艺处理需要确定,原水中如果含高浓度油、悬浮物或高温、高酸碱或含特殊污染物的物质,则调节池的位置不同。

  高浓度含油废水

  如高浓度含油废水与低浓度含油度水加权混合盾油的浓度影响到后续生化等工艺的处理效果则应先对高浓度含油废水进行隔油和(或气浮)预处理,除油后再进人调节池,以免与低浓度含油废水提前混合增加隔油设施规模,处理难度和投资。

  高悬浮物废水

  如悬浮物浓度高的废水和低浓度河水加权混合后浓度影响到后续生化等I艺的处理效果,应先降低浓度高的废水的悬浮物浓度后再进人调节池,以免进人调节池造成沉积,占用调节池有效容积,也避免和低浓度水混合后增加下游初沉池的规模和投资。

  高温废水

  生物处理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生物处理,如果高温废水和其他温度不高的废水混合后温度仍高于生物处理温度上限值。应单独处理高温废水进行降温后再进入调节池,以缩小降温设备规模和投资。如果高温废水悬浮物浓度高则应先去除悬浮物后再进人冷却塔,与其他低温废水混合后进人调节池。

  高浓度含特殊污染物废水有

  先判断进人调节池调节后加权水质是否会对下游工艺的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利影响,应在进人调节池前先设计I艺环节降低特殊污染物到控制浓度以下,再进人调节池均质后进入下游工艺处理。

  (1) 设计接口条件

  设计调节池前要确认的接口条件和信息包括可用地尺寸及在总图的位置(坐标),来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空管和冲洗管等管道接口,废水特点,规律性时间间隔的水量水质数据和规律曲线,上下游水位(或水位范围),地坪标高,冻土层,管道覆土深度最低要求,除臭要求,保温要求以及地质和气候等其他设计条件。

  设计师不能局限于调节池本身的设计,还应考虑到调节池的系统调节功能。调节池-般情况下和事故池、pH调节等单体(如有)有联动的控制关系,在设计前应搞清楚该单体和接口上下游单体的逻辑关系。举例来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控制方式是在来水管设在线监测(根据废水成分确定检测指标项目,常用的是COD、pH/T 等),当来水水质在设计范围内时,来水直接进入调节池,水质超出设计上限的事故来水通过在线监测联动电动阀门进人事故池,事故池配泵以小流量分批引人调节池,经调节池水稀释后达到低于水质上限范围进入下游构筑物,避免事故水对后续生化等工艺系统造成破坏性冲击。为了节约事故池容积,降低事故池闲置率,可考虑在调节池和事故池间设连通,有事故水时切断连通。有pH调节需要的情况下,宜注意pH信号反馈时间差的问题,容易造成信号反馈与中和加药设备的不同步性。

  (2) 池容计算

  根据来水水量、水质规律画出曲线图计算调节池池容,可以参考崔玉川等用逐时流量曲线或累计流量曲线计算调节池容。如果非常清楚工厂各车间的生产情况和排水规律以及总排口的排水规律,可根据经验值直接确定调节池停留时间和池容。调节池容积应保证充足的停留时间,实现水质和水量均衡。

  (3)池型设计

  调节池一般设计为长方形,也可采用圆形设计。圆形不利于和其他单体共壁,且占地大,实际设计中采用长方形的居多。小规模的生产废水也可考虑采用深度较深的圆柱形调节罐设备。长方形调节池长宽比宜介于2:1到1: 1之间,流态上要保证水的完全混合均匀,如果条件不允许,则需要中间设廊道避免短流。池型如为推流式,宜设池内循环流,首尾相接,每个廊道为完全混合式,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对角线位置,不可短流。

  调节池水深和平面尺寸的确定要考虑占地限制、来水标高、池体埋深、地质条件和土建费用等因素,全地下调节池有效水深取2~3m,压力来水时半地下调节池有效水深取4-6m,古地紧张和(或)采用鼓风机空气搅拌时可适当增加有效水深,在画施工图前与设计负责人沟通好停留时间、有效水深、基本尺寸和草图。

  (4)附属设施

  ①对于焦化、用宰和道纸等废水、由于有泡沫需要设消泡装置,消泡装置收收年地的两侧,尽量使用中水喷淋消泡,要控制中水的水质,避免堵塞喷头。顺头位置宜高面顶,或高于泡沫高度,避免浸没在泡沫中造成堵塞。对于含油废水选择使用冲洗、移动除油或撇渣等设施。

  ②如果原水温度高,不利于生化处理或不利于后续的物化处理, 则需要在调节池上安装冷却塔进行降温,冷却塔的选择宜充分考虑原水水质情况,避免悬浮物堵塞、填料腐蚀等因素。如原水温度太低不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则需要对原水进行加温,可设计蒸汽管或者其他加热设备。蒸汽管架空进入厂区,距离地面高度需考虑运输车、人行和设备出人需要的高度并满足消防要求。蒸汽管道干管应装截止阀,人池蒸汽管设计成环路。对于腐蚀性不强的工业废水,蒸汽管可用无缝钢管向下开孔。

  (5)搅拌设计

  调节池混合搅拌设备应力求混合均匀,避免悬浮物沉积。常用的混合搅拌设备主要包括潜水搅拌机(或推流器)、搅拌泵和空气搅拌鼓风机。普通污水可采用机械搅拌、用潜水搅拌机或推流器:当废水具有腐蚀性或者废水中含有硫化物,调节池的搅拌宜采用空气搅拌;对于高温、酸碱、

  高硬度和高盐度等特殊废水,除了考虑必要的预处理,还应根据具体温度、pH值、碱度和高硬度和高盐度等特殊废水,除了考虑必要的预处理,还应根据具体温度、pH值、碱度和盐度等数据对设备和管道材质进行相应的调整:有的项目不便于设置搅拌机时还可考虑泵搅拌。对于含有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不适于空气搅拌,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污染环境,此时则需要加盖将尾气收集处理后方能排入大气。搅拌设备可选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质、适于采用高盐度废水的双相不锈钢以及塑料类材质。

  机械搅拌强度一般为0.004~0. 08kW/m2,搅拌强度与潜水搅拌机的叶轮直径、池型尺寸和水深等因素相关,需要进行专业的水力计算并根据池型进行水力模拟方能确定,也可以向设备供货商提供池型尺寸、水深和废水特点来沟通搅拌机规格、功奉、布置位置、角度和预埋等问题,最后用表4-3所示经验值进行校核。

  空气搅拌方式为鼓风机连接池底穿孔管,穿孔管通气量为2~3m³/(h.m), 穿孔管孔径5~15mm,5mm孔径较常用,3mm孔径易堵。空气搅拌强度与进水悬浮物有关,当ss小于20g/时搅排强度可0.7-0.9m/(m .h).以5-6m2(h.m)校核,相应调整水深和池形状。

  (6)管道

  对于废水温度低于70C的中温废水,空气立管采用钢管和UPVC管,采用法兰连接,钢弯管外防腐采用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涂刷,- .道底漆,三道面漆,干膜厚≥0. 45mm.对于高温废水,内防腐应考虑耐高温的问题,空气钢管内壁涂两道有机硅耐高温底漆和两道有机硅耐高温面漆。

  (7)水量调节方式

  调节池除了具有均质水质作用外还有衡量出水的作用,避免水量波动大造成后续构筑物处理效果不稳定。维持水量恒定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①常用的方法是调节池设泵,按平均流量设计泵流量和数量,出水保持后续处理环节水量恒定。但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来水波动造成调节池水位上下变化,水泵的扬程变化后直接影响出水流量的稳定。同时,不建议泵出口设阀门通过调节阀门开度的方式来调节出水流量,要调节水量最好采用变频方式,以节约能耗。对于泵流量偏大的改造项目,如果不考虑换泵也不考虑变频的情况下希望能调节水量,则建议采用泵出水管装三通,在支管上装阀门调节干管的流量,不需要的水量从支管流回调节池,干管上装逆止阀,连接到下游单体。

  ②阀门控制比泵调节流量节约电耗。这种方式可以对水量进行调节.但是对于水质没有调节能力。其中进水井的流速可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